安全知识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安全知识 / 正文

概述

发布日期:2010-10-13 浏览量:

一、现场救护特点

1、现场混乱:由于事件发生突然,现场混乱,车辆拥挤,道路堵塞,人员恐慌,整个现场处于无序状态。

2、救护条件艰苦:事发现场往往会出现公用设施瘫痪、缺电少水,通讯受阻等情况,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破坏,食物药品不足,生活条件十分艰苦。现场还可能有火、气、毒、水、震、滑坡、泥石流、爆炸、疫情等危险隐患。

3、瞬间出现大批伤病员:突发事件中,伤病员常常批量出现,且伤情复杂,通常以多发伤较多见。

二、现场救护三个阶段

1、现场抢救:突发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,组织指挥特别重要,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,统一指挥,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。尽可能缩短伤病员等待抢救的时间,应用先进科技手段,体现“立体救护、快速反应”的救护理念,提高救护的成功率。

2、后送伤病员:伤病员较多时应及时检伤分类,做好后送前的现场救护。救护员协助医护人员后送,在后送途中,对危重伤病员要密切观察,及时抢救。

3、医院救护:危重伤病员送到医院后,应尽快救治。

三、现场救护的内容

(一)自救、互救

1、紧急互救:拨打救助电话,呼叫其他人员。

2、先救命后治伤: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重伤病员,奄奄一息的危重伤病员往往无力呼救,而轻伤者的反应较强烈,救护人员应头脑冷静,准确判断,以免耽误最佳抢救时机。对多发伤伤病员要准确判断伤情。应迅速明确损伤类型及部位,确定损伤是否危及生命,是否需优先处理。救护顺序一般为头→胸→腹部→脊柱→骨盆→四肢。

3、先抢后救、抢中有救:事故现场往往情况复杂,所以应尽快使伤病员脱离事故现场,再进一步救治。但对于危及生命的损伤,宜简单处理后,在使伤病员脱离现场。

4、先分类后再后送:当出现大量伤病员时,必须先作伤情分类。

5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,其他人员以抢为主:医护人员与非专业人员要各负其责、相互配合。

6、抚慰伤病员、做好心理支持:突发事件的强力刺激会使人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和精神创伤,据统计约有3/4的人可出现轻重不同的灾害综合症。现场救护应包括精神安抚和心理支持。

7、对创面的处理措施:对于严重创伤的伤病员,应尽快采用止血、包扎、固定等方法处理。

8、做好自我防护,保护事故现场:抢救时注意自我防护,并尽量保护事故现场。

(二)现场伤情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

1、重视伤病员分类及伤票填写:伤病员分类和伤票填写,可以减少抢救的盲目性,节省时间,最大限度地发挥医护人员的作用,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护的伤病员身上。

2、伤病员的分类等级和处理原则

3、救护区标志的设置:用彩色标志显示救护区的位置,在混乱的现场尤为重要。

(三)伤病员后送

伤病员后送是指将经过现场初步处理后的伤病员送到医院的过程。后送指征如下::

u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。

u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。

u 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。全部完成者。

u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。

u骨折已固定者。

u体温在38.5℃

上一条:地震知识 (一)

下一条:爆炸事件知识